中文名:曹丕(187~226)
别名:魏文帝,曹子桓
国籍:三国曹魏
民族:汉族
出生地:谯县(今安徽亳州)
出生日期:187年冬(丁卯年)
逝世日期:226年(丙午年)6月29日
主要成就:代汉称帝,建立曹魏,大破羌胡,平定河西,复通西域,繁荣建安文学,开文学批评风气
代表作品:《典论》、《燕歌行》、《寡妇诗》、《答临淄侯植诏》
谥号:文皇帝
庙号:高祖、世祖
年号:黄初
在位时间:220年12月10日——226年6月29日
陵墓:首阳陵
曹丕为什么会选择曹叡继位?下面历史名人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。
公元226年正月,曹丕返回了洛阳,从此,曹丕再也没有出兵征伐,而是留在宫中享乐。然而好景不长,或许是曹丕心眼太小,很多事情想不开,也有可能是曹丕生活不加节制,在五个月后,曹丕就身患重病,无奈之下,他只能诏令镇军大将军陈群、中军大将军曹真、征东大将军曹休和抚军大将军司马懿受领遗诏,让他们四人作为辅政大臣,共同辅佐曹叡继承大业,在此之后,曹丕让后宫淑媛和昭仪以下的女子都各自归其家。在数日之后,曹丕就去世了,终年四十岁。曹丕将帝位传给了曹叡,让曹叡得以继承大统,按理说,曹叡应该是深得曹丕的喜欢才对,那事实真是如此吗?
事实上,曹丕选曹叡继承大统,是不得已而为之,否则他就不会在临死前才将曹叡立为太子了。或许有人说,曹丕当时不过四十岁,还是春秋鼎盛之际,并不急着立太子,但如果曹丕早有此意,定然会早早地将曹叡立为太子,并给予曹叡一定的职位,让曹叡能够逐渐适应朝堂,最终成为一国之君。比如曹操在选世子时,最初确实很中意曹植,但曹操依旧让曹丕出任了五官中郎将,而五官中郎将是有实权又能栽培亲信的官职,足见要培养下一代君主,定然会早立太子。而在曹丕临终前,他的其他儿子的年纪太小,曹丕在无奈之下才选择了曹叡。
曹丕之所以不喜欢曹叡,其实与曹叡的母亲甄氏有很大关系。在甄氏被曹丕赐死后,曹叡因为母亲而获罪,一度从平原王贬为平原侯,足见曹丕对这个儿子也是不喜爱的。在甄宓去世后,曹叡不得已认了没有子嗣的郭后为母,这对于曹叡来说也不会很舒心,正因如此,曹叡对曹丕也应该没有太多的感情。
而在曹丕去世后,曹叡为了拉拢大臣,竟不顾曹丕在黄初三年立下的外戚不得封侯的规定,可见曹叡并没有把曹丕看得很重,最让人无奈的是,在曹丕入葬时,曹叡竟以盛夏时节,天气太热为由,没有为曹丕送葬,足见在曹叡与曹丕之间的关系并不好。
笔者认为,曹丕或许更喜欢徐姬为他生的儿子曹礼,因此他才会一度想立京兆王曹礼为太子,只不过他没料到他会死得这么早,因此只能立曹叡为太子。只不过因为甄氏的原因,曹丕与曹叡这对父子之间相互厌弃。
标题:曹丕为什么会选择曹叡继位?
链接:https://www.lishimingren.com/gushi/15331.html
版权:文章转载自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!
古代的故事 三国的故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