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贴士:戗尖
戗尖是园林中亭子的飞檐做法,一般除了圆亭和少数官式作法中叫平稳庄重的亭子,亭阁建筑都有戗尖,以南方可以激水排水的戗尖最为典型,故而又叫“水戗”。
水戗的构造组成,下为戗脊座,上为合拢瓦砌滚筒,。戗端自嫩戗滴檐板合角处猢狲面开始,前端两侧滴水瓦之上与水戗成交角处,置五寸筒瓦,称“老鼠瓦”,以拐子钉,钉于嫩戗尖上。
戳图回顾“一篇文章告诉你南北方飞檐翘角的做法”。
六角攒尖建筑
单檐六角亭平面有六颗柱,呈正六边形,屋面有六坡,相交成六条脊,六条脊在顶部交汇成一点,攒尖处安装宝顶。
五角攒尖建筑
五角亭以单檐亭居多,重檐者较为罕见。单檐五角亭的基本构造与四角、六角、八角亭几乎没有多大区别,唯有趴梁的构造方式较为特殊。
八角攒尖建筑
单檐八角亭的构造与六角亭相似,平面有八柱,呈正八边形,屋面有八坡,相交成八条脊,八条脊在顶部交汇成一点,攒尖处安装宝顶。
多层攒尖建筑
为了登高远眺,有时在园林中也建造多层亭,如景山山顶万春亭、颐和园景福阁、苏州拙政园浮翠阁等。
拙政园浮翠阁,八角重檐攒尖顶,平面为不等边的八角形,其长边宽为2.53米,短边宽为1.81米,楼面高为3.87米,上层檐高为2.60米。
浮翠阁底层平面图
浮翠阁正立面图
浮翠阁构架剖面图
浮翠阁构架仰视图&雀宿檐详图
颐和园前身清漪园时期的昙花阁,乾隆十九年(1754)修建,毁于英法联军,其周边环绕六座牌楼,转折处设有上置须弥座六座。这种环形中心式构图是佛教曼荼罗道场的再现。
景福阁样式雷图谱
慈禧太后重修颐和园时期的景福阁
景山公园万春亭,北京中轴线的制高点
北京中轴线申遗确定了包括故宫、景山、钟鼓楼在内的14处遗产点,力争在2030年基本达到申遗要求,在2035年之内实现申遗目标。学习和研究建筑遗产的保护与开发问题,请关注哲匠之家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